香港海洋公園 香港仔黃竹坑道一百八十號 電話:(852) 3923 2323 傳真:(852) 2873 5584
© 香港海洋公園版權所有
你知道香港人吃海鮮的人均消耗是亞洲第二嗎?海鮮是香港的飲食特色之一,為我們提供充足的蛋白質和各式各樣的美味菜式。一年內,我們每人平均食用超過70公斤的海鮮。為滿足龐大的需求,除了本地捕撈及養殖的漁業生產,我們亦需倚靠世界各地進口的海鮮。海鮮對我們的飲食及文化都有重大意義,是不可或缺的天然資源。然而,蘇眉、馬蹄蟹,甚至墨魚及海蝦等海洋生物的數量正不斷減少。
過度捕魚是全球性問題,面對大量而頻密的捕撈,許多物種的數量大幅下降,無法回復。漁民需要轉移到更遠的水域,並朝極地海洋發展。非選擇性的捕魚方法造成大量誤捕,不但食用物種受壓,非食用物種也受威脅。雖然部分海鮮來自養殖場,但有些養殖場需從野外收集幼魚,再養成適合出售的體型,因此對野外群種也造成壓力。此外,海洋生態環境亦因不當的捕魚方法和污染而逐漸消失,例如以海底拖網捕撈海蝦,不但破壞海床,更將途經的所有生物一併捉走,而養蝦的場地則會產生污水。
有些物種的數量極易受到漁業影響。以石斑為例,這類珊瑚魚在本港的活海鮮貿易中十分常見,牠們需要5至10年才進入性成熟期,通常在捕捉時尚未有生育能力。大部分石斑品種會轉換性別,慢慢長大後由雌性變成雄性,因此管理不善的漁業會導致雌雄比例失衡,令石斑的繁殖更添困難。作為消費者,我們可以正確挑選海鮮種類,讓這些物種維持在正常數量。
鯊魚亦受漁業威脅。作為頂級獵食者,牠們有助調節獵物數量,間接影響食物網的其他動物數目,這樣不但可以維持生態平衡,更使物種更趨多元化。雖然在海洋生態系統擔當關鍵的角色,鯊魚卻被用作謀取利潤的商品。牠們遭大量捕捉,鰭翅及軟骨等身體部分被製成食品出售。單是香港,每年便從約70個國家和地區進口超過5,400公噸的鯊魚和魚翅!鯊魚生長緩慢,較遲成熟,生殖率亦偏低,根本無法承受如此龐大的消耗。牠們的數量正迅速減少,海洋生態系統亦面臨淪陷的危機。不要再將鯊魚送上餐桌!請停止食用魚翅及鯊魚軟骨製品!
魚類及蝦蟹等無脊椎類動物是海洋食物網的主要成員,要保護海洋生態系統,必須讓牠們繼續生存及繁衍。年年有餘,才可年年有魚。為確保我們和後代都能享用這些資源,從今天開始吃得精明吧!妥善的捕撈和養殖方式對維持海洋生態的平衡非常重要,一於在《海鮮選擇指引》的「建議」類別中揀選美食,為保護海洋出一分力!